關于協會
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災害防治協會簡介
【概況】
協會名稱為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災害防治協會,英文譯名:Yul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Geohazard Risks Mitigation Association (英譯縮寫YEGA)是面向榆林市域內從事和熱衷于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地質災害防治相關領域業務或工作的高校團體、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其他經濟組織及個人自愿組成的專業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
2022年4月16日,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災害防治協會召開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其中理事18名,常務理事7名,并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協會負責人,其中張茂省為會長,鄭書彥、衛新東、楊創為副會長,朱占榮為秘書長。
【宗旨】
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廣泛聯合和凝聚國內高校與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秉持創新、求實、協作精神,研究和破解榆林市相關領域面臨的重大問題,科學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和地質災害防治,在政府、會員及用戶之間起橋梁和紐帶作用,督促會員自律,維護行業利益,促進行業發展,為政府進行行業宏觀管理和發展規劃等提供科技及政策支撐,助力榆林國家生態保護示范區及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主要業務范圍】
(一)參與制定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和地質災害防治領域(以下簡稱“本領域”)自律規范,規范會員行為,建立會員自律機制;為會員提供項目分析、政策解讀、定制化服務;開展協會會員創先爭優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會員交流;
(二)組織開展本領域理論及政策研究,向相關政府部門提出本領域的政策建議,推動本領域焦點問題的解決;
(三)組織開展我市本領域基本情況動態調查,組織和參與修訂本領域相關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為企事業單位提供相關咨詢服務;
(四)組織開展本領域省內外交流合作,組建專家委員會,舉辦省內外學術理論及實踐經驗主題交流、專題講座,收集、分析、交流省內外本領域的政策法規、技術標準、市場信息及發展趨勢;
(五)組織和參與對我市本領域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的評選,組織和參與相關科技獎項的評審,對優秀科技成果進行獎勵并推薦申報更高級別的科技獎項;
(六)舉辦或承辦我市本領域項目推介會、成果展示會、博覽會、招商洽談會等活動,推動利用社會資本開展生態修復項目落地。
(七)建立本領域信息服務平臺,匯總整理論壇交流信息,出版協會刊物,評選推介會員研究成果,研究分析業內典型案例,編輯出版行業刊物、專著、工具書及科普宣傳資料,定期發布災害防治與生態修復行業發展及市場動態的相關資訊;
(八)建立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面向社會開展本領域的政策法規、典型案例的宣傳解讀活動,發放相關刊物、書籍及科普宣傳資料,協助政府、企事業單位、其他經濟組織對相關從業者進行業務培訓;
(九)促進行業技術創新,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在本領域的應用研究、示范和推廣;
(十)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委托以及購買服務等相關事項。
(十一)以上條款,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和委托方可開展的活動,應當依法按規定辦理。
【組織機構】
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由全體會員組成。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團體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災害防治協會理事、常務理事、副會長、會長以及秘書長經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會員代表大會每屆4年(會員代表大會每屆最長不超過5年)。
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災害防治協會設立會員代表大會,下設理事會,含常務理事會及黨支部,設立秘書處,由秘書長主持日常工作,管理3個行政部門及10個業務部門,3個行政部門分別是綜合部、學術部及宣傳部,10個業務部門分別是生態修復研究中心、地質災害研究中心、國土空間規劃與用途管制研究中心、綠色礦山建設研究中心、遙感應用研究中心、自然資源大數據中心、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生態農業開發研究中心、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及政策法規與管理辦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