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協會
榆林市地質災害風險大核查成果驗收評審會順利召開
榆林市地質災害風險大核查成果驗收評審會順利召開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重要指示,聚焦“隱患在哪里”、“破壞模式是什么”、“風險有多高”等地質災害風險管控面臨的薄弱環節和關鍵問題,切實掌握地質災害風險底數,實現防災減災三個轉變,由榆林市委、市政府牽頭組織,市-縣-鄉-村四級聯動,行政-專家-群眾三方結合的榆林市地質災害風險大核查啟動并順利完成,8月5-6日,項目成果在中國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修復協會組織下順利完成評審。
榆林市地質災害風險大核查于2022年3月啟動,由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航測遙感局、蘭州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聯合組織實施,約1.6萬人共同參與,共提交主報告1份,分縣報告及附圖附件24份。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彭建兵,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首席專家殷躍平,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徐張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王鐵軍等應邀出席會議,應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司、自然資源部地質勘察管理司、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部有關領導和1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地質調查一線專家代表線上、線下齊聚一堂共同參與討論。
項目首席專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張茂省從榆林市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面
臨的問題及如何從災害早期識別、遙感調查、野外核查到風險管理等解決方案角度進行了詳細匯報,與會專家圍繞科技引領、落地應用、示范推廣等角度開展深入交流探討,一致認為項目創新性的構建了一套面向地質災害風險減緩全過程的黃土地質災害調查與評價技術方法體系,風險防御方案運行成效顯著,首次實現了豐水年汛期災害零傷亡記錄,項目實施對黃土高原乃至全國地質災害風險調查工作具有重要推廣和借鑒意義。
陳祖煜院士表示 “項目取得的成果讓我深受震撼”,在地質災害風險管理領域取得的成果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項目結合黃土高原地形地貌特征等建立的地質災害數據庫和風險管理平臺,為守護子孫后代的平安留下了寶貴地質財富。
彭建兵院士認為項目通過技術引領,創新性從地質地貌背景、成災模式等角度提出了黃土地質災害識別的技術方法,工作內容詳實,為區域地質災害風險防控和減緩提供了技術支撐。
殷躍平認為榆林市地質災害復雜、治理難度大、災害風險隨機性強,榆林市地質災害風險大核查項目的實施,改變了以往災害調查工作模式和風險防控理念,闖出了適合黃土高原地區災害防治的新路子。
徐張建指出成果的最大亮點在于立足地質災害風險管理關口前移理念,因地制宜建立了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地質災害風險管理體系,從技術角度最大程度支撐了地方政府開展移民搬遷、新農村建設、城鎮規劃等工作。
沈偉志認為本次工作在地質災害調查的精度、深度、廣度上均有重大突破,切實解決了災害應急管理中亟需破解的 “發生災情的80%不在在冊隱患點,80%的在冊隱患點風險較低從未發生災情”的困境。
李曉春認為項目在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區”雙管控機制探索方面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所形成地質災害風險動態調查評價體系,具有高效、精準、低成本的特點,在全國地質災害核查與風險管理中具有可推廣性,建議下一步地方持續加大投入。
張開軍指出本次地質災害隱患大核查效果非常明顯,認為該工作可以為中國地質調查局下一步“遙感早期識別、4.5萬處隱患監測預警、隱患點+風險區的雙控機制”三項試點工作提供很好的借鑒。
趙珺指出在應急管理中非常關注前期環節的地質災害早期識別,認為本次大核查和風險管理工作是系統的、科學化的、具先進國際理念的,作為試點,非常值得在全省進行推廣,計劃將本次工作在省應急管理廳進行專題匯報。
榆林市自然資源局對項目團隊為榆林市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做出的巨大貢獻表示感謝,下一步將全方位開展成果的應用,在氣候變化背景下不斷迎接和適應災害防治的挑戰,持續性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國家級能源基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參與本次評審會的還有陜西省應急管理廳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處、中國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修復協會、榆林市人民政府、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災害防治協會等專家領導。
| |
項目評審會現場
與會領導、專家
| |
| |
張茂省教授進行項目成果匯報 | |
| |
陳祖煜院士講話 | 彭建兵院士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