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榆林市局扎實推進全市礦山生態修復
近年來,榆林市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治理,科學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生態修復水平持續提升。
一是突出規劃引領作用。編制完成了《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榆林市礦區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21-2025年)》,制定《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管理辦法》。在總結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成效和經驗、全面評價各礦區生態修復對農用地和建設用地適宜性的基礎上,確定了全市礦區生態保護修復新格局,并建立基金使用與盤活、政府投資與引導、市場化投入與運作三種模式。
二是健全生態修復制度。出臺了《榆林市礦區生態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示范點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榆林市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印發了《關于加強和規范建設項目推填土管理的通知》,制定了《礦區生態治理專班工作制度》,起草了《榆林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和土地復墾基金管理辦法》。提請市人大同意,將《榆林市礦山生態修復條例》列入2023年立法計劃,持續完善生態修復機制。
三是提升資金利用效率。截至今年4月份,全市累計提取礦山基金約254.59億元,已使用約45億元,占比17.68%,通過植樹造林、土地復墾、地裂縫填埋等方式,累計治理恢復礦山地質環境面積約715平方公里。2023年,全市計提礦山基金約18.53億元,已使用10.06億元,占比55.8%,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面積約15平方公里。其中府谷國能三道溝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模式成功入選陜西省首批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九大典型案例之一。
下一步,榆林市局將全面落實《榆林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和《榆林市礦區生態保護修復規劃》,推動“礦權”治理轉向“流域”治理。同時打造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產學研和信息化監管平臺,鼓勵礦山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進行產學研協同創新,探索適合榆林礦區生態修復新模式,為榆林實現由“淺綠”向“深綠”邁進再作新貢獻。(榆林市局供稿)